展会现场




2012中国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成功召开你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2012中国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IPAC 2012)在上海落下帷幕。作为第23届中国国际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原名多国仪器仪表展览会)的同期活动,本次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围绕过程分析与控制这个主题,邀请了国内外的10位专家学者作报告,吸引了200余名专业人士到会。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现场

金国藩院士致辞

吴幼华秘书长主持会议

  会议开幕式上,金国藩院士到会致辞,开幕式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幼华先生主持。

  金院士在致辞中表示: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综合交叉了过程工程、分析化学、控制工程、系统工程、分析测试仪器、信息科学、应用数学等学科内容,实现了将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质等多变量作为直接参量参与过程自动化生产控制的优化技术,对工业的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世纪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华盛顿大学建立“过程分析化学中心” ( CPAC ),确立了以化学计量学为基础、大量采用新型在线分析仪器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的过程分析化学(Process Analytical Chemistry ,PAC) 的地位,作为分析化学新分支,成为过程自动化生产的组成部分。今天CPAC的原主任Prof. Mel Koch将通过远程的方式为大家介绍CPAC在推动此行技术发展上所作的重要贡献。

  2004年,FDA 对过程分析技术发布了指导性文件,对PAT 的定义是“一个通过即时测量原料、过程中物料和过程本身的关键质量指标来实现设计、分析和生产控制的系统,目的是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同时,(欧洲)德国测量与控制标准委员会(NAMUR)“分析方法”工作组的成员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寻找仪表解决方案, 2006年联合德国化学会( GDCh) 和德国德西玛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协会(DECHEMA)共同召开EuroPACT,2008年、2011年已成功举办了2届,2014年将举办第三届。

  由于PAT 的市场需求,使得原先在离线分析中不被重视的分析方法,例如近红外和拉曼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最新的研究前沿,如太赫兹技术,也引起了PAT 研究者的浓厚兴趣。

  希望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为大家搭建的这个学术大平台,能为大家与国际领域专家的沟通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为推动中国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江桂斌院士主持学术报告会

袁洪福教授主持学术报告会

  简短的开幕式后进行的是大会学术报告,该环节由江桂斌院士、金钦汉教授、袁洪福教授共同主持。来自美国FDA、美国华盛顿大学、德国Reutlingen University、美国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以及仪器厂商布鲁克、福斯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PAT相关技术的发展,拉曼光谱、近红外光谱等过程分析技术在药品、化工、生物发酵、饲料工业等工业上的应用发表了演讲,分享了他们在工业过程分析与控制方面的相关研究经验与成果。

  美国FDA    Wu huiquan博士

  报告题目: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 (PAT) and Quality-by-Design (QbD) for the 21st Century Pharmaceutical Regulatory Science

  Wu huiquan博士的报告主题为制药监管领域的过程分析技术与质量设计。他首先介绍了PAT、QbD的相关概念及其对于制药监管的重要意义,然后重点阐述了美国FDA在这方面所作的工作及规划,最后分享了一些具体的实例。

  他指出:PAT、QbD给制药技术的发展及相关生产工艺的发展带来了科学的方法,已经成为美国FDA大力提倡和鼓励的方法与技术,使得相关学科的发展拥有很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PAT、QbD的实施需要相关企业、学术机构、政府机构的通力合作才能落到实处。

  Washington University     Mel Koch教授(通过音频作报告)

  报告题目:How the Center for Process Analysis and Control (CPAC)Supports Advances in Technology that Enable Process Understanding

  Mel Koch教授通过音频作了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CPAC相关情况,以及CPAC在PAT方面所作的工作。

  CPAC已经成立了28年,汇集了来自化学、制药、石油、生物、材料、食品、仪器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专注于发展工业过程优化、可控以及质量提升的相关工具与技术,涉及光谱、色谱、核磁、传感器、流体化学与分析、过程控制等技术。

  Mel Koch教授特别介绍了NeSSI(New Sampling Sensor Initiative)技术。NeSSI配备有许多微型分析器件,可以对许多工业领域的过程控制、过程优化、产品发展产生影响。

  Reutlingen University     Rudolf Kessler教授

  报告题目:Multi-Modal Optical Spectroscopy – Integrating Knowledge and First Principles in Process Analytics and Hyperspectral Imaging for Robust Process Control

  Rudolf Kessler教授介绍了如何在过程分析中的运用多模块光纤光谱仪区分多维度的信息。多模块光纤光谱仪不仅包含了紫外可见、近红外、拉曼等不同波段的光谱所包含的信息,而且包含了不同光学设置比如扩散反射和扩散传输的相关信息,应用在过程分析中,可以了解多维度的信息,更利于过程控制。

  华东理工大学 程辉副教授

  报告题目:Operation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for Complex Chemical Process

  程辉副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复杂化学过程中得操作优化技术。他在报告中概述了石化等化学工业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石化工业目前的发展概况,并介绍了先进过程控制技术(APC,Advanced Process Control)和实时优化技术(RTO,Real Time Optimization)的发展情况、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程辉副教授介绍了相关应用案例。

  华东理工大学 张嗣良教授

  报告题目: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ique For The Complex Nature of a Bioreactor System

  张嗣良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他目前研究的复杂生物反应器系统的监测分析与控制技术。生物过程是利用细胞大规模培养来进行产品生产,培养过程中需要对温度、PH、溶氧等各种参数进行测量,根据所测的数据对各种条件进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在线分析对生物过程有非常重要作用。

  张教授也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以及他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比如他与仪器厂商共同研制的可用于生物过程分析的过程质谱。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Milton L. Lee教授

  报告题目:New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echnologies for On-Line Analysis

  Milton L. Lee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可应用于在线分析的新型气质联用仪,他介绍了他与仪器厂商共同研制的GC-MS的原理、关键部件、性能及其在过程分析中的应用等相关信息。

  浙江大学 金钦汉教授

  报告题目:Some New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Technology to Process Analysis and Control

  金钦汉教授介绍了微波技术在过程分析与控制领域的一些新应用。目前新发展起来的基于微波技术的实时分析技术主要有GMS、MPT-AES、UWB三种,金教授对这三种技术的原理、仪器性能以及目前应用情况分别进行了介绍。

  Former Merck and GlaxoSmithKline Entrace Technology, USA    Su-Chin Lo博士

  报告题目: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 (PAT)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from Process Understanding through Process Control

  Su-Chin Lo博士的报告也是介绍PAT技术在制药工业的应用,但是与前面Wu huiquan博士不同的是,他的报告更多集中在PAT过程中的“工具”——在线分析仪器在制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中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质谱等技术都可以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根据生产过程特点选择不同种类的仪器。

  此外,布鲁克、福斯等仪器公司的应用专家也到场分别介绍了近红外技术在食品、饲料等工业的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布鲁克公司 André Kok博士

  报告题目:FT-NIR Technology for Process Control and Monitoring

上一篇:中国航天深空测控网的背后功臣——测控技术与仪器 下一篇:2017年第四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年会邀请函(第三轮)

版权所有:2024中国(杭州)国际工业控制与仪器仪表展览会